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非營利新聞機構調查報道中心 (CIR) 已就OpenAI和微軟涉嫌侵犯版權的行為採取了法律行動。
這項舉措推出之際,新聞業正持續加強應對人工智慧技術在新聞業的崛起。 CIR 提起訴訟之前,《紐約時報》、《芝加哥論壇報》和《紐約每日新聞》等出版物也採取了類似的法律行動。
在紐約南區提起的訴訟中,CIR 指控OpenAI和微軟「未經 CIR 許可或授權,複製、使用、刪節和展示 CIR 的寶貴內容,且未向 CIR 提供任何補償」。
自從OpenAI的ChatGPT聊天機器人於 2022 年底發布以來,它一直在掃描互聯網以對用戶問題做出答复,通常嚴重依賴從新聞報道中獲取的內容。
“當他們用新聞作品填充訓練集時,被告有一個選擇:尊重或不尊重新聞作品,”CIR 辯稱,“被告選擇了後者。”
根據訴訟, OpenAI和微軟的行為構成了 CIR 所說的「搭便車行為」。 CIR 聲稱ChatGPT接受過不承認或尊重版權的培訓,而且這是未經許可的。
根據《數位千禧年版權法案》,CIR 正在尋求實際損害賠償和被告利潤,或者每件侵權作品至少 750 美元的法定損害賠償,每件 DMCA 違規行為至少 2,500 美元的法定損害賠償。
對訴訟的回應和反應
CIR 執行長 Monika Bauerlein 對OpenAI和微軟的涉嫌行為表示不滿。她指責他們在沒有尋求許可或提供補償的情況下吸收 CIR 的故事來增強他們的產品。
Bauerlein強調, OpenAI和微軟的行為不僅不公平,而且違反了版權法。她強調了新聞業的價值以及保護記者工作的必要性。
CIR 針對OpenAI和微軟提起的訴訟在新聞業具有重大意義。由於許多出版物在維持足夠收入方面面臨財務困境,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的興起對其可持續性構成了進一步的威脅。
截至目前, OpenAI和微軟尚未對 CIR 提出的指控和訴訟做出任何回應。
CIR 並不是唯一一家起訴OpenAI和微軟侵犯版權的新聞機構。據報道,《紐約時報》在針對這兩家公司的訴訟中花費了 100 萬美元。
此外,《紐約每日新聞》、《芝加哥論壇報》、《The Intercept》、《Raw Story》、《AlterNet》和《丹佛郵報》等出版物也採取了法律行動。
包括 Jonathan Franzen、John Grisham、George RR Martin 和 Jodi Picoult 在內的著名作者已對OpenAI提起訴訟,聲稱使用他們的作品訓練ChatGPT侵犯了版權。
儘管有這些訴訟,一些新聞機構還是選擇與OpenAI合作。 OpenAI已與多家出版商簽署了授權協議,包括美聯社、Axel Springer、金融時報、Dotdash Meredith、新聞集團、Vox Media 和大西洋月刊。
這些合作關係允許OpenAI在其ChatGPT聊天機器人中存取和顯示來自這些發布商的內容。